对于孩子的成绩家长要理性看待,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着实不简单。近几日,京城各所中小学的期末考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考试结束后,成绩也将很快公布,很多家长坦言,虽然明明知道成绩高低不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自己却依然难逃“成绩控”的怪圈。
“妈妈说了,期末考试考得好,假期就可以出去玩,如果没考好,就得留在家里补习。”对于读六年级的马子斌来说,自从他上了小学,考试成绩似乎就成了家里的晴雨表,考得好时,会得到各种奖励,如果成绩不理想,少不了父母的唠叨和更多的补习安排。马子斌的母亲张女士坦言,自己知道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不对,但未来孩子升学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分数说话。期末时分,很多家长也有着和张女士同样的无奈。
在一个小学家长微信群中记者看到,一名班主任老师将这样一段话分享给了家长——本周重要的三件事:陪孩子复习要沉得住气,切记孩子是亲生的;考完试别问孩子 考得好不好,先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再请孩子好好吃一顿,毕竟孩子也辛苦一个学期了;出成绩后切记要淡定,要控制再控制,最好离孩子远一点。分享这段话 的教师高蕾坦言,就是想用这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给家长们提个醒,考试成绩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家长不要因为考试的成绩而损伤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尊心,尤其 是孩子刚上小学的家长。
一项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需要家长理性看待,与成绩好坏相比,更好地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间才是关键。
■马上就访
关注结果不如关注过程
除了关注成绩本身外,家长还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为一个学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
丰台区小井小学副校长曹颖认为,这个时间段家长应针对孩子的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查漏补缺”。“期末考试的成绩,仅仅是一张试卷的成绩,并不能代 表一个孩子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全部努力。”她建议家长要全面、客观地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评估,再针对薄弱环节,订好计划改进方法。此外,对于孩子的考试奖励 也应该更加多元,鼓励孩子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注重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
此外,记者还发现,如今很多学校发到学生手上的成绩单,并不是卷面的实际成绩,而是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的综合,且以ABCD等级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此,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孙清亚表示,家长只“斤斤计较”地关心孩子的卷面分数是不够的,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孩子平时的表现上,如作业是否认真完成,学 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