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国学班,杜泽逊教授之前也对其他高校的国学班进行过考察,大部分高校的国学班都是从高考环节招生,很多学生进入大学的国学班以后都想换专业,这让杜教授感到不可理解。
吸取了其他大学的教训,尼山学堂是从在校生,也就是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里面招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尼山学堂的学生一直都很稳定。
杜泽逊称:“有的学生就说得很清楚,现在要再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这辈子就没有改专业的机会了,所以来考国学班的学生可以说都是意向清晰。”
杜教授所说的这个情况的确很普遍,在尼山学堂有一位大四的学生张鸿鸣,他高中时候,就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学的理科。虽然学的是理科,可张鸿鸣的兴趣还是 在古文方面,一有时间就会自己看一些古书,父母看他成绩不错,也就没有多管。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张鸿鸣的父亲意外看到了尼山学堂的介绍,这引起了张鸿鸣 的兴趣。张鸿鸣告诉记者:“当时爸爸看到了尼山学堂从网上把课程表弄下来给我看了,因为开的都是古籍类的导读课,当时自己感觉这个课程很直接,和自己的兴 趣很对口,当时就觉得能去尼山学堂就最好了,但是因为它高考环节不招生,所以先报一个专业进了山大再说。“
尼山学堂每年招收学生都不超过30人旨在培养国学大师
像张鸿鸣这样,对国学感兴趣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也就是尼山学堂选择从在校生中招生的基础,可是并不是学生想学国学,就能来尼山学堂的,进入尼山学堂的第一道关就是考试。
杜泽逊告诉记者,尼山学堂没有限制敞开招生,来考试就考古文,出这个古文,考的都是真功夫。
杜教授所说的这个考题,那就是随机从某本古书中抽取的章节,完全是繁体的,没有断句的古文,这对很少接触古书的人来说,和天书差不多。一门心思想进尼 山学堂的张鸿鸣,还记得他当初考试的内容。张鸿鸣告诉记者,当时考的是后汉书的《马融传》,影印的10页。第一个题是通篇加标点,第二个题是翻译,然后是 解释字词,最后是写一篇读后感,当时点标点点的比较头大,因为很长,里面有一篇汉赋,是特别生涩的东西,到最后用文言文写了篇读后感,还是比较顺的。
通过笔试和面试,张鸿鸣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考入了尼山学堂。而尼山学堂2013年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只有24个人。
从那之后,尼山学堂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没有超过30个人,这就是尼山学堂的目的,创办一个国学精英班。杜泽逊告诉记者,创办国学精英班为了培养高精尖人才,为了培养他们做研究,就是不是《论语》的读者,而是《论语》的研究者。
每年不超过30个学生,然而尼山学堂每年的授课老师却是50个人,而且大部分老师都是教授级别的,这样悬殊的师生比例,是任何学校都没有的。而为了组建这样一个教师队伍,杜泽逊教授可费了不少心思。
在考虑老师这个问题之前,杜泽逊教授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招过来,教他们什么呢?
杜泽逊称:“《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周礼》《礼记》《史记》等这些都是国学的核心,在教这些课的时候,都是拿繁体字的原书,文言文的原 书。现在所有的教材都是用白话文表达的,问题就在于你用现代汉语教材培养出来的,具有国学知识的这样一些人才,他们要想研究国学,就比较遥远了,因为他们 离根太远了。”
课程设置完了,教学方式也定下了,可合适的老师却不好找。因为历史的原因,真正研究这些古代典籍的学者一来是少,二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要想都找来给一些本科生上课,可不容易。
杜泽逊介绍,首先说咱们给的钱很少,另外人家老师很忙,另外年龄不是太年轻了,上课实在不容易,夏天热冬天冷,实在不容易,来到这吃饭也是问题,异地上课实在不容易,所以要请人家,大都是基于多年的友谊来赞助这个事情。”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