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去小学
一年普及一个知识点
庄表中1934年4月出生于上海,1952年进入浙大机械工程学系,学习铸造专业。“那时候国家需要人才,国家认为你学习好,要赶快毕业。所以我一天6节课,一星期6天。”两年时间,他从浙大毕业。
毕业分配工作时,他受到力学教授的欣赏,便搞起了力学。1957年,庄表中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虽然学的是固体力学,但庄表中也坚持去听钱学森流体力学的课,“我对他的教学方法和口才特别佩服。我做老师以后,把他作为榜样。”
庄表中既向钱学森学习力学知识,也学习他理论与应用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一套教学方法,在他从清华毕业回浙大任教时,依然摸索践行着。
17年前,庄表中的孙子在求是小学念书。学校举办小制作比赛,他和孙儿一起动手制作扫地汽车、扫地畚箕……结果包揽小制作比赛的第一、二、三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庄表中对求是小学提出,“我来给你们讲科普,捐一些小制作工具。”
他在求是小学一年作一个报告,普及飞机、塑料、牛顿定理等知识。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一作就是17年。
从义乌小商品市场上批发来的新玩意儿,他当作教具送给学生。他觉得,“玩具就是最好的教具。”自己拍摄的录像、制作的课件,他都刻成光盘,送给学生学习。他也为浙大学生讲党课,还协助兄弟院校建立理论力学创新应用实验室。
临近退休前后,他还“当过8个厂的技术顾问”,帮助企业解决工程上的问题。用他的话讲,“又解决问题又学习,还能拍录像。”
还有企业曾因电梯振动问题找到庄表中,请他帮助电梯减振。
23层的电梯以每秒1.5米的速度运行,企业想提速,以每秒2.5米的速度运行,结果电梯运行到17层以后振得厉害。
庄表中说:“我想了很多天,想到了格林函数,先理论上建模,再找原因,用改变参数的方法来解决振动问题。”电梯振动和13个因素相关,其中10个因素是确定的,庄表中集中调试3个不确定的因素,把这3个因素的参数反复调试,直到减小电梯振动和噪声,达到国家标准。“这就好比穿上鞋子,硬底不舒服,换成软底就舒服了。”
当时一架电梯要30万元,修不好,企业损失就大了。庄表中一出手就帮助企业挽回了损失。“第一个电梯解决了,第二个就太简单了。两个解决以后,他们再也不找我了,他们自己都学到手了。”庄表中得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