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事实上,年轻学者从学生转作教师,直接跨过讲师、副教授等级别,直接担任教授的,许多都是通过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自香港或国外名校引进的人才。比如生于1989年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知琪,生于1990年的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树,生于1990年的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侦,是第十二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生于1989年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宫勇吉,生于1990年的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顾实,都是第十三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所谓“青年千人计划”,是为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组织实施“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青年千人计划”。申请“青年千人计划”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在海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引进后全职回国工作;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对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