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朋友的恋情会影响你们友谊吗?”2/3的中国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包括38%的学生因此“不开心”,29%的学生感觉“有影响但无所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22%的美国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且均表示“无所谓”,2/3的美国学生觉得“完全不影响”。评:人格的独立性好像差别很大的样子!
中美学生在挑选对象时,都把“共同爱好”放在了首位,把“善良”放在第二位,可见同学们的内心里都是懂事的乖孩子!
校园恋情中的生活描述:中国学生恋人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三件事分别是做作业(21人中19人首选这个,惨!)、结伴上下学和看电影;美国学生恋人的选项先后排序是看电影、做作业和结伴上下学。看到差别了吧!
关于校园恋情的成本,中美学生差别不大,约70%都在每次300元(50美元)以下,但中国学生有10%选择了“600元以上”,美国学生没有超过100美元的。
中国学生想得更长远,33%觉得他们对未来有计划,只有11%的美国学生有未来计划。
在问卷中,中国学生对家长们的评价超出我的想象:只有30%的学生认为家长对校园恋爱表示“明确反对”,而且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恋爱后,家长的首选是“告诉我要对另一半有更多了解再作决定”——至少在孩子们眼中他们会这样做!中国家长与美国家长的开放度不相上下哦!
中美学生眼中各自的老师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得知班级里有同学恋爱后,中国学生认为老师首选是“联系并告诉家长”,美国学生更多的是“老师认为如果没有坏的影响就无所谓(11人中9票)”。
86%的中国学生认为初中阶段的老师对校园恋爱是最“感冒”的(我国初中恋爱情况可见一斑哦);美国学生对此比较平均,44%认为是初中老师严厉,44%认为高中老师严厉(难道他们读的是6年一贯制,没有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