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复习、网上报名,忙活了一个多月后,1月17日,郝婕去进行考前现场确认,老师拿着她的毕业证说:“你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不能参加考试。”这句话让郝婕瞬间傻眼:“我千辛万苦考上大学,读出来也不容易,难道一句话我就不能从事本专业了吗?”
挣扎无效后,郝婕听同学说北京、上海等地尚能参加考试,只是和几年前相比“卡得更严了”。有在北京考试的同学表示,现场确认考试资格时,有人直言不讳:“你们体院还有这个专业?学的什么课?拿你成绩单给我看看。”
“越来越多地区限制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去考康复治疗师资格,例如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甚至还有以前毕业的学生已经考过康复治疗师的初级证,却在考中级证时不让参加。”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系主任王琳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由于我国面临的健康问题日益加重,现在各大高校都在推进相关专业的建设,运动康复学正是热门选项,因此,报考康复治疗师资格的学生不断增加,“人才筛选方式也容易向简单粗暴发展。”王琳表示,目前尚未有国家层面的行政文件来限制体育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报考康复治疗师资格,但部分地方医学界人士对该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不够深入,已经在体医之间建起了森严的壁垒。
卢颉明经历了这一过程。2013年,作为郝婕的师兄,卢颉明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得到就业机会,但他选择继续深造,于是回老家报读了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想硕士应该更好找工作吧。”结果,去年硕士毕业的他向当地医院投递简历后,在网上资格审查阶段被拒,理由为“非医学类院校毕业生不能报考。”屡遭拒绝后,卢颉明选择了一个与原专业毫无关系的行政工作,这让27岁的他非常无奈,“没想到多读了几年,反而改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