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学生消费的高峰期,学生持信用卡的话题在香港和内地都引起讨论。针对年轻人“预支未来钱”的社会问题,香港金管局最近准备协调银行业,在今年底前收紧学生信用卡的最高信用限额至1万港元。
香港三成学生背“卡债”
香港地区的银行较早就针对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推出了信用卡业务,申请流程简单,礼品优惠诱人,新卡最高透支额度可达2万港元。
根据银行资料,不少银行与学校设立合作联营信用卡,审批宽松,利用礼品丰厚、年费减免等优惠活动吸引大量学生申请。此外,银行与银行间的竞争导致审批放水,大量无收入来源的学生同时持有多张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负债。据统计,香港约有30%的大学生因滥用信用卡结果欠债累累,有大学生每月还款额高达6万港元,更有甚者欠下了高达200万港元债务。
资料显示,2007至2008年内地学生信用卡业务出现井喷,内地学生在申请信用卡时无需任何担保与抵押,只需向银行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复印件后领取申请表即可。银行会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确认学生的信用度,此前信用卡最高可透支额度是:本科生3000元、在读硕士生5000元、在读博士生8000元。随着持卡用户良好信用记录积累,透支额度也随之提升。尽管内地银行对学生信用卡额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控制,但持卡学生却屡屡暴露出诚信危机。
早在2009年,内地多家银行因“风险太大”停办学生信用卡,但已持卡者业务不受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