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90后”毕业生将成求职主力 企业提前数月揽才

  2008年,首批“90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明年,他们将学成毕业,成为求职大军的主力。面对这些从小与网络为伍,思想活跃,曾被贴上“非主流”标签的职场新军,用人单位已提前动手,用免费培训等方式培养感情,抢占揽才先机。

“90后”求职竞争更激烈

  “90后”毕业生2008年入学。据北京市教委统计,当年北京地区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5.7万余人,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近几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生并未大规模扩招,再加上近年高考应届生源逐年下降,因此今年北京地区21.9万的毕业生人数已达峰值,明年将出现“涨停”。

  虽然与“90后毕业生”竞争“饭碗”的人数不会增加,但他们的竞争者中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竞争更加激烈。近两年研究生扩招幅度加快,因此就业群体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比例越来越高。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研究生已达7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人。明年毕业的研究生应是2009年或2010年入学,据市教委统计,这两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达到7.6万余人和8万余人。

“90后”求职花样翻新

  “90后”是与网络一起长大的一代,习惯于用微博、QQ、短信等方式与人沟通,他们的求职方式也“e”味十足,比如只用140个字的微博介绍自己的“微简历”等就在“90后”毕业生中颇为流行。

  在这些“微简历”中,有文字质朴的“坦诚派”,如“我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对时尚的独特理解与热衷关注,希望在校的摄影学习,以及个人的美学理解,能够助我获得这个机会”;有文字风趣的“幽默派”,如“北方有女年十九,誓以广告为业,性韧不馁。常教自己:敏而善思,观而能察,听之不盲,言之礼信。旁人有叹,此乃璞玉!璞玉不琢,安知资质?欲知资质,详见面试”;还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出位派”,如“特点:运气好,证明:大学期间获奖经历颇多——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康师傅‘再来一瓶’奖励”等。

  “微简历表明‘90后’们比他们的师兄师姐更有创意,思想更活跃。”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位负责人看来,“微简历”更像“敲门砖”,作用仅仅是“吸引眼球”,如果真的想找到喜欢的工作,还需要更加详细的资料,“毕竟现在不是毕业生挑单位,而是单位挑学生,像制造业等对专业技术要求严格的企业,就不会对‘微简历’感兴趣。”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