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山东“学霸村”火出圈:走出16名博士、博士后,30多名硕士

来源: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 2021-06-18 11:33 http://www.mnw.cn/

  除了近日出圈的“曹县”,免费为适婚青年分婚房的“南村社区”,近日,山东又有一个名叫“刘湖村”的小村庄因为盛产“学霸”走红网络。刘湖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鲁南苏北交界处。近年来,这个不足500户人口的村庄,却先后走出了16名博士、博士后,30多名硕士,100多名本科生。因此,它还被网友称为“状元村”“学霸村”。

  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启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自信满满地说:“我们村比的不是谁家有钱,而是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村里的孩子出去读了书,上了好的大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反哺家乡。无论工作在村里村外,都可以为老家建设作贡献!”

苏鲁交界出了个“学霸村”

小村庄走出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

  6月16日,位于鲁南苏北交界处的一座小村庄刷屏网络。它名叫“刘湖村”,人口刚刚达到1800人,却先后走出了16名博士、博士后,30多名硕士,100多名本科生。在网上引起关注后,网友还为它取了响亮的别称叫“学霸村”“状元村”。

  “请问我现在进去深造还来得及吗?”“名副其实的学霸村!”“村风淳朴学风浓,代代都是好学生!”“绝了,小小的一座村庄却盛产‘学霸’!”在评论区,许多网友不吝于对刘湖村的称赞。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村里走出的第一位硕士生刘保东,他自小在刘湖村长大,早年留学东京大学,目前是哈尔滨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针对家乡的走红,他表示:“家乡火了之后,我自豪又兴奋。但是细想了之后,我认为这不是偶然,实际上作为一名刘湖村人,我觉得很正常,是大家共同重视教育的结果。”

  刘保东唯一的儿子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之后在上海工作。但是刘保东却自愧不如地说:“我堂哥更厉害,他教育孩子更有一套。他是村里的一位老教师,家里三个孩子,老大在中科院工作,老二和老三一位是博士,一位是硕士。”

  “我们村不比谁家有钱,而是更关注孩子们的教育,比谁家的孩子在学业上更有成就。”刘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全启自豪地说。

68米长的博士巷展示学霸故事

  刘湖村的一角,有一条总长68米的博士巷,上面陈列着从刘湖村走出的近200名高材生学习成长的故事,村民把这些学霸的求学之路编成了“英才榜”,记载在村里人来人往的博士巷墙壁上。

  博士巷是刘全启提出打造的,他告诉记者:“并不是说学历代表一切,而是想鼓励年轻的孩子努力学习。读好书、学好本领对村里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刘全启说,他17岁就外出打工,忙忙碌碌半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年因为穷,没把书一直读下去。所以回村后,他左思右想,提出建设博士巷的建议,并在获得村民同意后,挨家挨户联系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从60后开始统计,统计完后,我们也大吃一惊,原来我们村出了这么多的学霸。”

  讲起村子里走出的学霸,刘全启满是骄傲,“说真的,我们村出的学霸都是人才,不管是不是留在村里工作的!”他特意提到在北京农科院科研信息研究所工作的刘继芳,“他长期工作、居住在外地,但却一直支持着老家的建设发展。去年我们村开始种植五色米,都是他去帮我们筛选、跟踪优良品种。”

  为了能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刘湖村成立了村级人才库,“这样一来,什么问题都能找出人来解决,我们每年还会给身在村外的‘人才’发放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来感谢他们帮助家乡建设。”

返乡人成了村书记:“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

  “村里的孩子出去读了书,上了好的大学,会用自己的知识反哺家乡,成为一名对家乡发展有贡献的人。”在刘全启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

  谈到这点,从外地返乡的他深有感触,“我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父亲在我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带我,左邻右舍对我的帮助很大,算是村里人一口米一口饭地把我喂大的。”

  上世纪90年代,年纪轻轻的刘全启离开了家乡,到外地打拼事业。凭借一身胆量,在商场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原本工作得顺风顺水,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却总是记挂在心头,“人越老,越想家,也就是故乡情怀吧。过得好了一点后,不能忘了老家,总想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就这样,2019年他毅然决然返回刘湖村,捐献50万元用于村子的建设,又拿出20万元打造了村门牌坊。村子里的乡亲们看到刘全启的行为后,也开始踊跃捐款,“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捐出了47万多元,为了打造新‘刘湖’,让它变个新样子。”

  刘湖村大学堂的建设费用正是来源于村民们的支持,是为了让在村子外工作学习的返乡人,能利用回老家的空余时间,给村里上学的孩子讲他们的求学故事,鼓励他们奋发读书。刘全启说:“村里人回来后会提前跟我们打招呼,我们来帮他安排演讲活动。”

盛产“学霸”不是唯一亮点

  小村雄心:

  省级美丽乡村

  “据我所知,村里边正在读大学的孩子都非常优秀,可以说跟雨后春笋一样,一拨接一拨的。”刘全启兴冲冲地讲道。

  小小的村落为何盛产“学霸”,记者向刘全启提出网友的疑问,他哈哈一笑,“可能是因为我们村家风家训比较好,每家每户的门前或者家里,都会张贴自己的家风家训,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想学习不好都难!”

  比如刘湖村教育子女成才的典范刘保民,三个儿女,两个博士一个硕士,谈起经验他直言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那么多年,家里唯一不变的是挂在客厅里的家训——‘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忠厚’就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为人做事要厚道。”刘保民将这句话作为自己信守的教育理念,经常会说给孩子们听。他收藏了一本厚厚的家庭相册,因为年代久远,页脚已经微微泛黄,逢人来取经“教育方法”时,刘保民就会掏出相册,乐呵呵地介绍起来:“这是我老大,他是山东科大博士生,现在在中科院工作,老二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博士生,老三读的双硕士……”

  村子里其他人家也在自己家的客厅、房屋墙壁上张贴家风家训,现在的刘湖村,走进村落处处可见传播文明风尚的字眼。

  “到了刘湖村,值得一去的地方,一是我们的博士巷,二是我们的文化广场,三是我们的调解室。”刘全启向记者介绍。

  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农村小事琐事特别多,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大家坐下来好好地聊个天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就设置了调解室,请村子里有威望、信用好的老党员来担当和事佬,帮助调解矛盾纠纷。”

  记者了解到,目前刘湖村已经成功入选山东临沂市级美丽乡村,但是刘全启透露,刘湖村乡亲们的目标其实是省级美丽乡村,“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一定会把老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原标题:走出16名博士、博士后,30多名硕士,100多名本科生   不足500户的“学霸村”火出圈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025年河南中考时间一览表 各科考试安排及
  • 2025年天津中考时间及各科考试时间安排 总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看见惠安|世界石雕惠安造 看见惠安|世界石雕惠安造 紧抓快干,交出重点项目建设“福建答卷” 前4个月福建对欧盟进出口值创同期历史新 300余名台湾人才厦门寻岗 南安推“再下南洋”方案拓外贸 泉州动车站新增一处停车场 晋江学子 励志远足 逐梦未来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