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现在的孩子体会艰辛、磨炼成长?
在“飞花”就读过的醴陵四中,学生们正在紧张地备战高考。曾祥平今年50岁,现任醴陵四中校长。
记者: 您读过《卖米》吗?
曾祥平: 这篇文章,我最近又在朋友圈重新读了一遍。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文字很淳朴;我跟张培祥尽管年纪差了10多岁,但我也来自农村非常贫苦的家庭,所以我感同身受。
记者: 现在学校里还有像当年的张培祥那样的贫困孩子吗?
曾祥平: 学校一共有2947个学生,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有179个。现在,国家的扶贫力度很大,他们不但学杂费全免,而且每个学期有1500块钱生活补助,还是能够解决在学校大部分的生活费用。学校老师对口联系这些孩子,我自己也对口联系了两位,到他们家里开展家访。
对没有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社会爱心人士也有助学,醴陵市政府部门也发起了“金秋助学”活动,学校也尽可能为他们免去学杂费。
记者: 《卖米》的艰苦经历,磨炼了像张培祥这样的孩子。现在农村条件越来越好,怎样让现在的孩子体会艰辛,磨炼成长?
曾祥平: 确实,现在的小孩要体会艰辛,比过去更难一些,但还是有一些方法。我们策划过“晒晒我的爸爸妈妈”班会活动,让孩子把父母劳作的镜头和片段分享出来。用这种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引导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段羡菊 袁汝婷)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