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农村“教育移民潮”兴起:“学区房”概念深入农村父母中间

来源:新浪综合 2018-02-22 11:35 http://www.mnw.cn/

­  子女教育,一直是中国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春节返乡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开始将孩子送往城里读书。为了方便孩子上学,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县城买房,一些家长还专职陪读。而举家迁入教育条件更好的地区,成为农村教育的新动向。

­  农村“教育移民”逐渐增多

­  滑县,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平原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城镇化率不足30%,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农村地区。近些年,子女教育受到当地父母的重视,“教育移民”现象愈加盛行。

­  仝先生一家属于较早“移民”的家庭。仝先生原本住在距离县城15公里外的某村庄,家里有3个孩子,为了让子女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在县城新区置下一处房产,并于2014年举家迁入。

­  搬到县城这几年,除了购房支出外,仝先生一家日常开销也比在农村高出1/3左右。但让仝先生欣慰的是,孩子进入县城学习这几年,成绩确实不错,“县城里的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比农村学校好一些。女儿和二儿子的成绩,也明显比在农村上学的孩子好。”

­  正是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开始转入县城读书。相较于前些年农村孩子寄宿学校,现在更多的父母选择举家搬迁。仝先生介绍,女儿所在的新区实验小学,班上50多人,大部分孩子都来自农村,其中很多学生的家长都陪在身边,照顾起居,督促学习。二儿子所在的英民小学,情况也基本类似。

­  “农村家庭一般都有2个孩子,小孩儿城里上学,父母如果在县城上班,孩子的爷爷奶奶就需要从农村搬过来,接送孩子上学。一大家子搬到县城住的情况,也不少。”仝先生说。

­  在农村学生大量流入县城的同时,乡村学校则面临生源的流失。“我们周边的几个村,大约有1/3的学生流向了县城。”裴老师是滑县的一名乡村教师,在该县的一所中学执教多年,她介绍,十几年前,学校学生最多时,一个年级能收6个班,每个班有70多名学生,教室里挤都挤不下。但近几年,除了受适龄学生减少的影响,很多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往20公里外的县城读书也是生源减少的原因。现在,初中一年级只有3个班,每班不足40人。

­  裴老师称,农村地区的生源流向城市,这个现象一直都有,只是近几年愈发明显。“这就是一个趋势,农村的学生去县城,县城的孩子去市里,市里的孩子去省城。向教育条件更好的地方流动,也很正常。”

­  近些年,滑县县城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都在急剧扩大,以容纳大量涌入的农村学生。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上海中考具体时间 各科目考试时间安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成绩查询时
  • 2025年内蒙古高考查分时间及网站:内蒙古招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公布 福建省时隔6年 厦金大桥(厦门段)步入大规模装配化施工 福建省第六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 看见惠安|父亲节快乐 看见惠安|父亲节快乐 以下可能是引诱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的诱饵 生活百科:喝水多多益善吗,尤其是夏天 两岸大健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