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来华留学招生教学管理、奖学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突发应急管理制度等方面基本建立起全链条的政策体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6月22日,在武汉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陈琳(左)与同学一起欢呼。柯 皓摄(新华社发)
实现目标任重道远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中国教育会不会成为世界教育中心?
有关学者认为,从过去5年来华留学生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大学排名的快速提升来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
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看清这一差距:2016来华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占47.42%,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只占14.42%。与之对应的是,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54.45万人,其中,七成以上攻读本科以上学历,硕博研究生占比35.51%。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来华留学还存在着“规模发展和质量发展不均衡、各校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之间发展模式不均衡”的短板,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来华留学教育面临许多挑战。“课程质量存在一定差距,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要努力实现平衡发展,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推动来华留学内涵式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将鼓励更多优秀学生来华留学,推动来华留学驶上中外人文交流快车道;加强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建设,鼓励第三方行业组织制订行业协会认证标准;整合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基地建设、汉语推广等合作形式,加大来华留学宣传,同时通过“留学中国”“感知中国”等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