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大学生活
2012年,我拖着两个行李箱走出纽约肯尼迪机场,那时我很迷茫,仅凭着一个通知就来到了这个时尚之都。在修了两个学期的语言后,我正式进入Parsons开始了时装设计的学习。
回想大学的几年,真可称之为疯狂的生活。为了保证学生的工作品质,Parsons规定服装专业的学生要大三才能开始实习,但到了大一的第二学期,纽约知名品牌 Isaac Mizrahi 时装公司就录取了我,当时该公司女装部总监还主动联系学校说愿意要我,学校商量后决定破例让我从大一开始实习,我也成了全年级唯一得到破例资格的人。隔一学期,我又转到了3.1 Phillip Lim 板房,对美国时尚品牌的制作过程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许燕妮的时装设计作品。(美国《侨报》/许燕妮供图)
那时我的时间安排是早上9点去实习,下午4点到晚上10点上课,晚上11点到凌晨做作业,每天我都是连轴转。来美国后的前三年里,我从没回过家;暑期里,大家或放假去玩,或回国与家人团聚,我却选择留下来自学缝纫和寻找实习机会,累积在国际服装公司的经验。
就这样我疯狂地过了2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大二时于学校举行的4个比赛里有3个服装设计被选进,另外我还进入Fusion Fashion Show,SFC/SOF CaroleLittle Scholarship 和CFDA/Teen Vogue 前三强,是当时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从大二开始,就有人来预购我的作品和板型。
从那时开始,我被同学、老师和时尚界关注。当时教过我的两任老师认为我很有潜力,曾推荐我到世界四大时装设计学院之一的英国圣马丁学院深造。但我觉得Parsons努力打造商业设计人才的理念和自己的更接近,因为我不是一位天马行空的设计师,我更擅长把创作融合到市场实穿的服装里,每当有人跟我说喜欢我的设计,并穿上我的设计时,才是对我的最大肯定,也会让自己觉得一路的坚持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