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刚刚踏出国门,身处异国他乡,在对当地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对象。一些骗子混迹于高校周围,将行骗触角伸向了留学生这一群体。
遇骗那些事儿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留学的刘博文初到美国就被骗子“宰”了一顿。他周末在达拉斯街头闲逛时被人搭讪,话没说几句对方就开始要钱。“他说他好几天没吃饭,现在要死了,想要点钱买东西吃。”当被问及为何会相信他说的话,刘博文反问:“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走在大街上有人过来打招呼,你不觉得人家很友好吗?”回到学校后刘博文和同学讲起被要钱的经历,才知道这种套近乎的手段已被用过多次。“好几个中国留学生都说见过那个人好几次”,刘博文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在英国读书的马文军虽然早已做过防骗攻略,但最终还是被骗了。“说到底,还是太轻信别人了。”马文军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互送过几次礼物的‘朋友’居然成了骗子。”他和这个“朋友”来往几次后,对方提出了借钱的要求,起初是小额的,没过几天就还了回来。在马文军看来,“有借有还好几次后就相信他是真的会还回来”。一个月后,对方跟他借一笔大额款项,马文军想也没想就借了出去。等到这个“热心的朋友”从互联网上突然消失后,马文军才明白,这从头到尾就是对方设下的“精心骗局”。不仅骗了友谊,也骗了钱财。
“这种骗子很可恶,诈骗开始不谈‘钱’,先获取足够的信任后,再用多次‘有借有还’麻痹人,再大额借款立马失踪。”马文军说。
走在大街上,被一群乞丐围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读研二的刘志就遭遇过这种窘境。“看着挺可怜的,就想给点钱,后来周围一拥而上好几个乞丐。”刘志无奈地说,“总觉得他们都没办法活下去了,就想帮一下。没想到他们是团伙作案,拿了钱还顺走了我口袋里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