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间点
(一)预热期 - 暑假前(7月前)。这段时间主要做好复习前准备,包括确定目标院校,各种信息查询,复习资料准备,心理准备。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7月之前完成学渣模式到学霸模式的转换(基础好的9月份进入状态也行)。关于学习方面:4月前确定目标院校。3月进驻考研教室,开始记单词,一天一章,至5月底完成第一遍,暑假前完成第二遍。4月份参考书目到手,搜集专业课资料和真题,暑假之前将6本参考书过一遍,大概了解每本书的框架。从3月份开始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调整好生物钟,为进入正式复习状态做好准备。
(二)打基础 - 暑假(7,8两月)。暑假开始也就意味着要正式进入学习,考研也从这时候正式开始。7月效率是很高的,从6月底回家开始,到7月底,每天大概1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因为没有抽中床铺(每个学校政策不同),所以回家备考,在学校复习的同学没有这么高的效率。这段时间做完专业课笔记,每天两篇英语阅读真题。之后心理比较焦躁,沉不下心看书,大半个月时间低效率,8月中旬决定回学校复习。跟同学交流之后发现大家差不多,7月份效率较高,8月普遍低效,很多同学8月份回家休息。7,8月份天气很热,学校伙食也比较差,建议自制力强的同学可回家复习,事实上在学校复习的同学效率是比较低的。不管怎么样,这两个月在专业课上有所突破,英语单词要记熟,英语真题也要做一遍,建议把前年(14年)的政治大纲过一遍(这个我没做)。另外,就算酷热难忍也要按部就班。
(三)高效期 - 8月底,9,10,11月中旬。这段时间是我感觉效率最高的,也是最关键的。8月底回到学校开始背诵专业课,第一遍大概花了一个半月,背第二遍大概花第一遍的一半时间,要踏踏实实,进行地毯式的背诵,不能有遗漏。9月中旬教育部公布公共课考试大纲,开始政治复习,大概10月底才开始看完第一遍。英语还是按部就班做真题,背单词。在9月份开学和新生报道会有个波动期,心理会有些浮躁,看不进书,这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校招也差不多开始了,如果铁心考研的,就不要掺和了。到11月中旬,专业课最少得背3遍。这段时间才是冲刺期,而且也是状态最好的时候。跟同学交流后都认为,用三个月准备足矣,只是我们都没这魄力。另外这段时间每天的安排大致是这样的,6点起床,40左右进教室,到8点背两个单元单词,之后整个上午背专业课,下午2点30左右做阅读,分析阅读,5点40到7点,一个单元单词和政治,晚上1个半小时政治,其他时间专业课。9点40跑步,11点睡觉。
(四)滑坡期 - 11月中旬以后。进入11月中旬状态开始下滑,效率明显降低,脑子会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另外天气变冷,很多人就是各种生病,所以前期锻炼身体很重要。这个时期会产生自我怀疑,尤以12月最重。这是正常现象,随着考试日期逼近大家的压力会骤增,大概到考前几天会调整好。
以上说的这么多都是我自己的具体安排,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明白考研是场持久战,必须持之以恒。既然是场持久战,你就要均衡分配自己的气力,确保你能够顺利冲到终点。坚持是最重要的,再累再苦也要咬牙坚持,坚持不了你就出局。不管学习状态好不好,要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考取华师行管。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你就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考取。最最重要的就是端正心态,自信,绝对的自信,但是自信必须是来源于踏踏实实的复习。努力加坚持是成功的保障,运气则是眷顾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