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中国内地高校14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都是这个领域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2-07-25 11:33 http://www.mnw.cn/

  近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覆盖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的54个学科。在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上榜的高校中,中国内地高校夺得14个学科榜首,且夺冠学科均为工学领域。这不由让人想起一个名词:工程师红利。

  软科官网发布的《2022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工学领域机械工程学科排名。

  工程师红利是适应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发展的新型人口红利。近十几年来,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创新能力的中高端人才迅速增加,取代了过去依赖低成本的劳动竞争模式,劳动人口红利正升级为工程师红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能吃多久?显然与工程师的质量和数量有关,也和工科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有关。

  首先,我们要继续加强工科建设,延长工程师红利。中国工程师人数现已高达数千万,是一个庞大体量的职业群体。一方面,中国近些年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制造业规模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有赖于工程师群体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我们正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需要高校加强工科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加入到工程师队伍中来。

  在2022软科排名中,工学领域一共22个学科,中国在其中14个学科夺冠,在仪器科学的学科排名中,中国高校甚至包揽了前9名。这与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是相称的,但我们也需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更多更大的工科优势。

  其次,我们要努力建设世界顶尖的理学各学科,为中国制造打下坚实根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我们要强化基础研究对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才能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理学是基础科学。在2022软科排名中,理学领域有8个学科,其中,美国拿了5个第一,并在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十强榜中占据一半以上席位;而中国没有一科夺冠,在8个学科的十强榜单中一共仅占3席。这提示我们,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还需要瞄准世界顶尖水平而努力。

  多年来,受学科难度大、薪酬较低等因素影响,欧美国家的本土学生不愿选择工科专业,而是偏好商科、法学、医学等专业,科技人才数量出现下滑趋势,给国家未来竞争力造成一定影响。在2022软科排名54个学科中,美国摘取32个学科第一,优势巨大。但细分到工学领域的22个学科,则是中国拿了14个冠军,美国拿下了另外8个。这个数据对比,体现了一个多年来在各类报告中反复提到的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少年不愿学习工科专业。

  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善社会分配,激励人们勤劳致富、创新致富。让工程师共享红利,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创造美好明天!

原标题: 中国内地高校14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都是这个领域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浙江2025年高考时间: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 马鞍山2025年放暑假时间 几月几号开始放假
  • 2025年北京中考成绩总分多少?各科目分值+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用最严密法治守护最好生态 79.47万人次涌入!德化五一文旅爆火出圈 福建山海物产“变身记”:解码大健康产业 小女孩拿自家金饰去卖老板直接扣下 老板 2025年福建高招细则发布!这些重点要关注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雷峰镇、南埕镇、水口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雷峰镇、南埕镇、水口 男子辞职照顾2岁妈妈回应啃老质疑: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