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简体 繁体
闽南网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厦门:建“立体化”网络靠制度保教育诚信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2-19 14:47 http://www.mnw.cn/

  近日,厦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针对论文造假、考试作弊等诚信缺失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这就意味着,在职称申报中论文造假、在阅卷和监考中有不诚信行为,除要接受到相应的处理外,还要被纳入“黑名单”,个人职业发展也要受到限制。

  据介绍 ,此次检查和整治的范围包括剽窃、抄袭他人论文的行为,以及在他人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伪造、修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还有考试组织过程中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者在考试过程中参与作弊等行为。

  近些年来,厦门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教师职业信用档案,将教师信用与职称评定等工作挂钩,并加强对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信用管理,还落实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从而建立起“立体化”的教育信用体系网络,做到让诚信者获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近年来,教育部门建立教师个人职业信用档案。学校据实记录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管理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履行职业信用承诺等方面的情况,纳入教师个人档案进行管理,接受监督检查;并要根据教师职业信用档案记录情况,形成学校或教师年度职业信用报告。

  而信用报告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发展和个人利益。在课题申请、财政补贴发放、职称评审、评先评优、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等工作中,都要调阅教师的职业信用报告。对信用记录良好的,要给予支持和优先便利;对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经必要的核实后,在有效期内给予限制。

  厦门还建立教师职业承诺制度。要求学校落实教师宣誓、师德承诺等制度,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等职业规范承诺书,在组织开展职称评审以及进行重要考试时,要与相关教师签订信用承诺书,达到强化教师职业信用意识的目的。

  教育部门还加强民办教育办学信用管理,要求及时收集民办学校、教育类培训机构及其举办者和负责人的办学信用信息,对获得政府表彰、荣誉认定、信用良好的,列入信用“红名单”管理;对符合负面清单情形,发放整改文书要求限期整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并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将其列入信用“黑名单”。现在,市教育局已经明确了民办学校121项、教育类培训机构34项的负面行为清单,共发布厦门市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44所、白名单114所。

  市教育局配合相关部门,按法律规定,对一些失信者进行惩戒或限制。2019年对一失信被执行人子女限制就读高收费学校。对市直属学校7名失信临聘人员中5名因已履行相关义务的人员继续留用,2名情节较重的则解除劳动合同。(记者 熊杰)

原标题:厦门:建“立体化”网络靠制度保教育诚信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2025年保定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保定中考招生
  • 2025年长沙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长沙市教育局
  • 2025年德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德州市教育局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视频】龙舟竞渡情牵两岸 第二届闽台龙舟邀请赛开赛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世俱杯:利雅得新月爆冷淘汰曼城晋级八强 平潭:党建引领风帆劲 融合聚力谱新篇 平潭周裕藩纪念馆项目一期完工 石狮市首批文化特派员正式“扬帆起航” 平潭:气象赋能 助企业海上“追风逐电” 永春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 电饭锅内胆涂层成块脱落还能继续使用吗?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