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通。制定实施《福建省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将35个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一级学科列为省级重点学科;成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和7个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首批18个实践教学基地,将前沿实践、鲜活案例、真实故事融入教学。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互促。在原有5所的基础上新成立7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4700多支实践队20多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注册达43.57万人、占比58%。线上引导和线下引领互动。举办“一‘马’当先”全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激发大学生学马列学理论的热情和动力。提前一年完成教育部“易班”试点省任务,96%的高校开通建设“易班网”,在推进校本化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形成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张网”格局。
首次举行新任教师入职宣誓仪式,近1000名新任教师参加;首次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8万余名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首次认定中小学名校长72名;首批建设中小学名师工作室23个;首次评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2名;首次通过“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大规模选派职业院校教师赴台研修;“台湾全职教师引进计划”首次纳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2017年两岸交流项目”;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职业院校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首次建设全省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一人一号”;首次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选派50名教师集中支教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