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祥和他的可乐空间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明星罐、纪念罐、动漫罐、陶瓷罐……几万个精美的可乐罐,将陈一祥家装扮成了一个“可乐世界”。这些可乐罐,放在房间的架子上、箱子里、桌子上,放不下了,甚至特地租一个仓库来放。
今年30多岁的陈一祥是泉州人,在一所大学工作。走进他家,就是走进了一个“可乐世界”。一排高高的木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系列可乐罐,有明星系列、纪念版系列、动漫系列还有来自国外的子弹头系列,以及各种可乐罐附属品,比如画有可乐标志的头巾、闹钟等。有的可乐罐还是一台傻瓜机,有的还能当电脑鼠标用。
说起自己的可乐罐情缘,陈一祥说,他是受哥哥影响的。5年前,他开始自己收集,到商店去买,到网上去淘。可乐买回来后,因为“天生不爱喝碳酸饮料”,他从来不喝可乐,都是直接用一根特别的针将可乐“放水”。朋友们知道后,叫他要“放水”的时候叫他们来喝,为此有一段时间他家常开“可乐Party”。为了收集可乐罐,他成了西餐店常客,一推出新品种可乐,他必定“光临”。
为何会有如此热情,在陈一祥看来,可乐罐不仅仅是一个铝质或钢质的罐子,而是一种文化载体,罐身承载着企业文化、体育文化、生肖文化和民俗文化。
比如,若不是因为可乐罐,他不会对奥运会的点点滴滴如此了解,直到现在,他依旧清晰地记得北京申奥成功是在2001年7月13日。而一些老罐子,也能勾起对童年的回忆,让他找回儿时的童趣。“我还认识了很多朋友呢”。一群有同样爱好的可乐发烧友,聚在一起组成了“可乐收藏协会”,偶尔聚聚,互相交流,也是一种生活乐趣,“前几天还一起去喝一个罐友的喜酒呢,很热闹”。(本网记者 杨梅香/文 谢明飞/图)
精美的铝质可乐罐,可乐纪念章和可乐闹钟
奥运城市和圣诞节可乐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