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民办幼儿园 只进不出的反思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来自泉州市教育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泉州有1000多家幼儿园,共有27万多名在园幼儿,其中民办幼儿园占比九成。

  泉州民营企业发展,民间资金雄厚,民办学前教育作为一个投资的领域,不少人纷纷进军民办幼儿园。

  然而,民办幼儿园,准入易,监管缺,退出难,却是无可争辩的既有现状。如何从法律上、制度上,让民办学前教育具备良好环境,获得长足发展?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缩影:蓝天幼教发展从泉州三幼开始

  蓝天幼教在泉州的发展,是泉州民办学前教育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历程,也是泉州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黄金10年。而在这过程中,《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更是让民办教育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一方面是紧缺的学前教育资源,一方面在成功运作泉州市第三幼儿园之后,蓝天幼教集团开始了发展的快速期,其品牌和管理模式也被很多地方认同。

  蓝天幼教公开的资料显示,其旗下共有6家幼儿园,泉州丰泽蓝天幼儿园、泉州市第三幼儿园、南安洪濑第二中心幼儿园、晋江梅岭·汇景城幼儿园、洛江区阳光·美尔奇幼儿园及泉港蓝海国际幼儿园,这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泉州市第三幼儿园。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魏满堂最早介入民办学前教育的时间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也就是参与泉州市第三幼儿园的经营。

  这家创办于1952年的学校,于2000年经鲤城区委、区政府批准,改制为泉州市第一家“国有民办公助”性质的实验型幼儿园。

  鲤城区教育局相关领导介绍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而“社会力量办学”的呼声不断,类似“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的学校就开始冒了出来。而民办幼儿园属于哪种类型,取决于民营机构和教育部门及政府签订的是什么性质的合同。但对于当时的合作方式,如何合作,以及签署的合作内容,鲤城区教育部门均不愿意详谈。

  据介绍,这些幼儿园打着类似公办幼儿园的名称,实际上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和泉州一些从重点中学剥离出去建立的民办中学一样,这些民办学校享用着公办中学的教育资源,连原来公办学校的老师都拿着原来事业单位的工资,为民办学校服务。

讲述:社会需求催生了庞大的投资领域

  社会需求,催生了一个投资庞大的投资领域。采访中,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办园的成本其实很低。只要能获得办园许可,办一所民办幼儿园其实并不困难。

  去年,陈明(化名)也加入了办园的大军中,他选择了一个市区旁边城乡接合部作为办园的位置。“单从学费收取,便能获利”,陈明介绍,不同于公办幼儿园学费的明码标价,民办幼儿园则是依企业的需要定价,而这个价,只需到物价部门备案即可,无需经任何部门审批,这也是民办幼教收费的一大漏洞。

  陈明直言不讳,学费的定价,看这所幼儿园的定位,如果面向外来务工人员招生,地处城乡接合部,一学期学费是1000元至1800元之间,而如果是在市区,那学费就高些,一般是3000元起步,一学期三五千,也是常事。

  “这样算来,小园一年可回收成本”,陈明介绍,而大园收回比较慢,但是高回报。简单说就是,高投入,回报慢,高回报;低投入,回报快,回报少。

  “选址、独立的建筑载体、合格师资队伍、运作所需的资金、教育局审批,最后找物价局就价格备案,学园名称还需到民政局登记、核准”,陈明用自己的经历向记者讲述了办一个幼儿园的必需程序。

  办一所幼儿园,需备有20万元的验资报告费,还需走相应的程序。

  硬件设施备足,你就可找教育局审批。“所有程序,都按规定达到要求,就不需特别走动关系,当然,这是理想状态”,陈先生笑了笑称。

  此外,陈明透露,每周教育部门都会到他所办的幼儿园例行检查,而卫生部门平均一学期也要走两三趟。而据他了解,目前泉州估算有近30%的黑园。这样如此频繁的检查,黑园仍能存在,想想个中会是如何?

现状:民办幼儿园 目前没有退出先例

  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介绍,目前,泉州有1000多家幼儿园,共有27万多名在园幼儿,其中民办幼儿园占比九成。仅去年,由于办学条件不足,有两三百家无证办学的民办幼儿园被关门取缔,目前还有一百多家待整改。

  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泉州是否有合法手续的幼儿园因为违规或者其他问题,被清退出市场?对此,郑文伟局长表示,到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郑文伟分析,本身幼儿园资源就较为缺乏,孩子入园就较难,再说,泉州幼儿园目前还没出现情节非常严重的违规现象,因此要力争保证泉州幼儿园教育等正常秩序。此外,要取消一家幼儿园的办学资质,并不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家说了算,而是多部门的意见要达成一致,还要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甚至要走法律程序。

剖析:幼儿园“捐款门”,有三方面原因

  黄东昱分析,民办幼儿园出现“六一”捐款风潮,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层面上的原因。最近一些年,包括泉州在内,教学和管理比较有保障的公办幼儿园数量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包括涌入的外来人口在内,只能让子女到民办幼儿园就学。供需的不均衡,加上利益的驱使,导致一些民营幼儿园经营者认为不规范经营“风险”很低。
第二个原因来自政府。政府对非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把一些本该承担的职责转移到民办学校,民办学校觉得经营压力大,自然要“另辟蹊径”筹钱。

  第三个层面的原因来自民办学校。民办学校通过“六一”捐款,可以弥补对办园投入不足的缺憾,把部分捐款拿出来举办活动。

呼吁:学前教育环境应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不但准入门槛要提高,退出机制也应健全”,在周洪宇看来,目前相关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退出机制,并不是很明朗,但对那些给地方教育造成破坏或是给学生的利益带来损失的,并影响地方形象,“我个人觉得,该取缔还是要取缔,该退出要退出”。

  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也提出相应的监管条款,但周洪宇认为,还有几方面需要完善。比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二条提到,民办学校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受教育者及其亲属有权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申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处理。但如何处理,要受到什么处罚,是责令整改还是罚款,或是停办,该法律并没有明确。

  同时,该法律提到,民办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如何处罚,也不是很详细”。

  “泉州蓝天幼教集团这一事件,也提醒相关立法机关,今后修缮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时,应注意完善这方面的条款”,周洪宇介绍说,比如说应明确根据情节严重,如情节轻者,批评通报,情节严重者,退回款项甚至停办。

  “我会考虑将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写进新年的两会建议中”,采访中,周洪宇如是说道。(本网记者 陈建辉 吴月芳 曾小琴谢向明 黄谨 谢明飞 田米 实习生 陈健)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