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疯狂皮卡刺桐大桥上酿惨剧 肇事后光脚逃跑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32岁的安徽人小胡刚到泉州3天。他没想到,在打工的第一天,就遭遇了人生中的“生死一幕”——自己的手臂缝了10多针不说,一名刚认识的工友在自己的眼前“没了”。

  昨日下午5时10分左右,在泉州市区刺桐大桥中段,小胡和工友老黄、老段3人正骑着自行车,打算从晋江回到泉州市区的租房。突然,一辆皮卡车冲向了他们,骑在最前面的老黄被撞飞10多米,当场死亡;骑在中间的小胡被撞伤在地。

  肇事车从现场逃离后,又在刺桐桥头宝洲街路口,撞上了一辆正在等红绿灯的中巴车,司机弃车逃跑。事后,从这辆皮卡车上,警方搜出一把长40厘米的大刀。目前,晋江交警已基本锁定肇事车的车主,正在全力侦破此案。

第一幕 撞死人

地点:大桥中段

“老黄被撞出去好大一条弧”

  3名外来工中,骑在最后的老段,是唯一幸免于车祸的。在事故现场,仍然十分惊恐的他,不停地向记者描述事故发生时老黄被撞飞的情形,“那车的速度,快到我都没看清它的影子。老黄被撞飞足有3米多高,身体在空中打转,飞了好远才落地,好大一条弧!”

  事故现场,死者老黄的一双黑色布鞋落在一旁,残缺不全的皮卡车后视镜落在地上,血迹滴洒了一地;老黄的尸体远在碰撞点10多米外,一个敞开的工具包落在一旁,露出包内的工作服和手套;小胡和老段所骑的两辆自行车,停在路边。

  据了解,事发时,3辆自行车“一”字形并排前行,每辆车与前车相距3米左右。

第二幕 急逃跑

地点:前方50米

“自行车卡在车头,他下车后拔出扔了”

  从老黄的遗体旁,记者再往泉州方向走了近30米——桥边,老黄那辆已经严重扭曲变形的自行车,被扔在路边。地上有一大滩绿色液体,一旁的交警说:“这是肇事皮卡的冷冻液。”

  随后,在泉州市区正骨医院,记者见到伤者小胡时才得知,事故发生后,肇事皮卡停过一次车。小胡说,当时肇事皮卡的车速并不快,他曾向肇事司机求助过。“我左手上的伤口一下子喷出好多血,我捂住伤口,让他快下车救老黄。可是,他坐在驾驶室里往外看了看,加大油门跑了。”小胡对此十分愤慨,“我靠在路边,眼睁睁看着他又往前开了50多米,人从车上下来,把老黄的自行车从车头拔下来扔在路边,之后又上车走了”。

第三幕 又撞车

地点:大桥桥头

“说了句‘对不起’,他赤脚跑了”

  在刺桐大桥上制造了“一死一伤”的车祸后不到10分钟,在刺桐桥头的宝洲街路口,肇事皮卡车又撞上了一辆从石狮开往泉州的中巴车。慌张的肇事司机在下车后,对着中巴车售票员况小姐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没踩住刹车”,竟然光着脚一路往宝洲街东段跑了。

  况小姐说,两车碰撞时,中巴车正停在路口等待绿灯,“当时车内有15名左右的乘客,不过还好,撞得不太严重,乘客也不怎么惊慌,很快就都下车了”。况小姐曾与肇事司机有过短暂的交谈,因此对对方的外貌特征印象特别深刻,“是个年轻男子,看上去二十七八岁,下车时神色挺慌张的,穿着一件红色圆领短袖T恤,牛仔长裤,光着脚。他操着一口外地口音对我说‘对不起,没踩住刹车’,然后快速往路口右边跑了,丢下车没管”。

第四幕 搜出刀

地点:肇事车内

“差不多40多厘米,一看就是管制刀具”

  记者在现场看到,肇事皮卡车为白色,车牌号为鲁S01439。只见皮卡车“蹭”在中巴车上,车头右部和发动机盖上有明显凹陷的痕迹,车窗上因重物撞击而呈现出蛛网般的龟裂状。车内副驾驶席上,有一件用塑料袋装着的黑白斑点衬衣。

  据一位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协警人员称,警方赶到现场后,从这辆车里搜出一把短柄长刀,“差不多有40多厘米,一看就知道是一把管制刀具”。
至昨晚9时截稿时,记者从经办此案的晋江交警大队了解到,肇事司机仍然没有归案,但警方根据车牌号,已基本锁定了肇事车的车主,警方正在全力侦破此案中。

□悲情幕后

工友和死者不熟
联系不到他家人

  记者了解到,死者老黄今年48岁,河南夏邑人,刚到泉州不到4个月,平时和老段等一群安徽人在泉州各建筑工地做临时工。

  老段告诉记者,昨日下午4时许,他们还在江滨南路一家工地装卸建材,“下午干活时,老黄还好好的,他干活挺卖力的,人也不错。没想到,下班骑着自行车上刺桐桥,反倒成了上‘奈何桥’”。

  死者老黄的另一名工友说,其实大家都和老黄不熟,“我们几个安徽老乡平时住在一起,有活时一起出去干。老黄虽然也和我们住一起,不过他是河南的,他的情况我们不太清楚,只知道他一个人在泉州”。工友们所了解的老黄,只有“老婆在老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而已,“这么突然人就没了,连他家里人都联系不上”。

  听说在泉州“好赚钱”,小胡刚跟着老乡来到泉州,本想努力打拼一番,却没想到打工第一天就遇到“飞来横祸”。虽然性命无忧,但左手臂“被削掉一块肉”的他,里里外外缝了10多针。而让小胡更加烦恼的是,医生要让他住院观察,面对3000多元的住院押金,刚到泉州3天且没有积蓄的小胡发了愁,只能选择“缝完针就出院”。(见习记者 涂传之 本网记者 尤燕姿 田米 文/图)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