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数字城管”踏上“智能泉州”大舞台

  海峡都市报—海都网讯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数字城管”通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把城市这块“田地”分成许多块,运用一套完整、紧凑、高效的信息流转和处置机制,让每一块地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人管。

  久治不愈的 “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偷偷摸摸的违章建设、一路滴撒漏的土方车……这些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全都难逃“数字城管”的法网,只要一冒头,城管执法人员调度中心就能通过监控系统进行取证,并及时得到处理。

  继晋江 “数字城管”系统运行获得成功后,中心市区的“数字城管”建设项目也列入今年城市建设管理年中,希望通过城市管理信息化,让市民能够切实感受到“智能泉州”市容市貌管理上质的飞跃。

让城市每寸土地都有人管

  这天,晋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信息采集员小张跟往常一样,骑车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里巡查,发现一流动烧烤摊点占道经营,他立即掏出“城管通”手机拍下,将图片发往监督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图片后,通过中国电信的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对占道经营情况进行核实,并将这一信息通过指挥平台发送给晋江市行政执法局。该局接到城市交办信息后,立即派人赴现场处理。监督指挥中心通过“全球眼”监督整个处理过程。

  这就是全省首个“数字城管”系统给晋江市城市管理方式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智能化管理给维护市容市貌带来的成效,无论是流动摊点、违章建筑城市管理难题,还是井盖、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损坏,都逃不过“数字城管”系统的“法眼”。通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将晋江市区14平方公里范围划分为851个万米基础单元网格、12个信息采集工作网格,在每个信息采集工作网格中配备信息采集员,将市政工程设施和公用设施视为管理部件,通过数据普查、编码,精准定位在网格地图上,并进行部件的权属认定,让每一块地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人管。

让智能时代泉州拥有整洁市容

  当泉州跨入“智能”时代,城市管理更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数字城管”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

  在晋江数字城管的覆盖范围,东至和平路、西至梅岭路、北至双龙路、南至晋光路,这14平方公里仅是第一期工程,今后还将开展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二期项目计划明年底建成投入运行,涵盖晋江市区罗山街道一期工程以外区域、西园街道、灵源街道和新塘街道辖区;三期项目涵盖晋江全市各镇规划区、主要工业区和主要道路沿线两侧。除了晋江,中心市区、南安等其它县市也提出了要建设“数字城管”,以先进有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