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正文

山东首富万言说“被离婚”

核心提示:   原胡润百富榜榜眼、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不再沉默”,详述离婚案及前妻“要钱”经历

  原胡润百富榜榜眼、山东首富、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与宋雅红离婚案,涉百亿财产纠葛,为目前国内财产标的最高离婚案。7月19日凌晨,杜双华发万言公开信《亲情、法律、金钱的交织负累——我与前妻宋雅红绕不开的那些是非纠葛》。在这封标题被指极为“知音体”的公开信中,杜双华称,跟宋雅红走到这一步,一切都是钱闹的,“自打有钱我们就开始别扭,从小闹到大闹到现在全国看笑话”。

杜双华:沉默为保护孩子

  在这封公开信中,杜双华表示,之前之所以不作出澄清是基于保护孩子等多种原因考虑。

  “作为一个法制社会的公民,应该相信和尊重法律,一切是非曲直应悉由法院依法判理。而且,作为一个男人,把家庭隐私大白于天下,在媒体上与前妻斗嘴争强、让他人评头论足是大失尊严和有碍观瞻的。更重要的是,出于对孩子成长的保护心理,我一方面不想把他们带到这场闹剧当中,另一方面也竭力想在孩子心目中为宋雅红保留她作为母亲的尊严和形象……我盼望我的孩子们能够阳光地成长,不要在青春期的记忆中留下对母亲的阴影。”

  他认为,自己的沉默引来更多中伤,“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我亲人的精神和生活。……不管是从维护亲情角度还是对舆论负责的角度,我都不能再继续沉默……这既是对法律事实一个说明,也是对我的家庭亲人一份交代。无论是在法律还是道义层面,我都会为我下面将要说的话承担一个公民、父亲和公众人物所应承担的责任”。

公开信详述 前妻“要钱”经历

  公开信中,杜双华先是叙述与宋雅红“13年失败婚姻”,包括结婚与第一桶金、二次创业产生的分歧、次子出生与“抢子风波”等。之后,便是杜与宋2001年的离婚及其后6年约定好的相安无事,杜还解释此次“再离婚”风波中被提及的判决书瑕疵问题。

  2008年,杜拥有的日照钢铁公司因在汶川大地震中捐款过亿而首次受到媒体关注,杜也第一次作为一个“富豪”进入媒体评论视野。按照杜公开信的说法,2008年到现在的三年,是利益驱动下的“斗法”纠缠,“在利益的驱动下,宋的欲望要求开始逐步升级”,包括在京冀郊区买座农场、在北京市区买一栋价值一亿元的写字楼(杜全部应允),甚至公司50%的股权(杜拒绝,他还认为,或许从那个时候起,宋及其利益关联者就已经开始酝酿导演这出“再离婚”闹剧了)。

  公开信最后是杜对宋雅红等人的几点意见。除了劝宋不要在利益关联者的操纵下,做出让亲人受伤、知情者痛心、觊觎谋财者窃喜的事之外,对宋的代理律师陈某等人,杜在信中说:“听说你们的内部人士对外炫耀,你们与宋雅红签的是风险代理合同,四六比例分成,即官司打赢你可以自宋雅红那里拿走从我处切割财产的40%。或许正是这巨大的利益刺激才让你们如此偏执狂热。”

  杜在公开信中,描述陈为“近年来以善借媒体造势炒作案件而出名”。

宋雅红称十年后 才知“被离婚”

  “结婚23年来,宋雅红知道杜双华容貌的渐变,知道他庞大商业帝国的崛起与扩张,甚至知道他在合法婚姻之外的情史,但唯独不知,早在10年前,她就已经‘被离婚’了。”——对媒体的这段总结,宋雅红认为,“概括得很好”。

  日钢董事长、民营钢铁巨头杜双华与妻子宋雅红的离婚案受到巨大关注,它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离奇聚散,更因其涉及高达数百亿的财产切分。这将是国内目前财产标的最高的离婚案。

  此前,宋雅红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并分割双方共同财产,可发现自己的丈夫早在10年前已于河北省衡水市中院与自己“离婚”。宋雅红在离婚诉讼被海淀法院驳回后,又提起上诉。

  今年5月17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庭审。庭审中,杜的代理律师说,杜双华是民营企业家,曾经捐款6亿多,还供养了700多个四川地震的孤儿。“这样一个有着伟大胸怀的人,不会做这种龌龊的事。”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宋雅红则诉说了二儿子被丈夫“掳去”,一别10年的痛楚,突如其来的“被离婚”等。

纠葛背后的巨额财富

  据《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对杜双华的调查,杜拥有日照钢铁集团100%的股份,其企业实力即等于个人实力。而其2010年在日照钢铁集团讲话表明,该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3亿元,集团全年实现利税76亿元,其中利润45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

  其2011年对于日钢的年度综合考核目标是:“产铁1320万吨,产钢1260万吨,产材1220万吨,利税100亿。”

  日钢还只是杜双华庞大“商业帝国”的一部分。在其版图上,京华创新集团占有重要位置。这个创建于1993年5月的企业集团,下辖衡水、唐山、莱芜、吉林、广州等京华制管公司,是河北省十大民营企业之一。该集团正是杜双华离开北京,到其老家河北衡水创业的起点,也是与宋雅红婚姻关系变淡的肇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