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市政府计划参股收购社区菜市场以稳定菜价

前日,北京物美超市启动蔬菜“卖难”专区以及农超对接专柜。本报记者 杨杰 摄

  本报讯 为解决“卖菜难,买菜贵”的难题,昨天下午,北京召开落实“菜篮子”责任制,加快蔬菜零售网络建设现场会,北京将推广产地对接社区直营为主的10种蔬菜零售新模式,并计划收购和参资入股社区菜市场。

重点推广外埠直营菜店

  市商务委流通规划处调研员张德金向记者介绍,商务委将重点推广东城与山西天镇县建立的外埠蔬菜直营店模式(本报昨日报道),减少中间环节。

  据其介绍,北京计划大力发展蔬菜零售直销模式,每个区县要与外埠2到3个蔬菜生产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每个区发展这样的直营菜店要达到30家左右”。

每区参股收购15家菜市场

  昨天的现场会特别提到了对社区菜市场产权制度的改革。北京计划加速推进,采取政府对社区菜市场产权收购和参资入股的形式,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蔬菜零售终端控制力问题,以稳定菜价。

  “产权问题解决了,菜市场才会更稳定,政府对其调控更有力度”,有关人士称,在将来每区拟计划参股10家菜市场,收购5家,由于目前是“市管批发,区管零售”的原则,具体将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考虑政策资金上扶持直营菜店

  对于目前一些试点直营菜店反映亏本经营的问题,市商务委人士表示,前期的这些困难肯定是难以避免的。

  但一旦实行连锁规模化,成本就会降下来,而对于这些菜店的扶持,商务委也正在做相关的调研,考虑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扶持。

■ 现场

常务副市长吉林在会上讲话

蔬菜零售公益性优先

  昨天的现场会规模庞大,商务委、发改委等委办局、河北驻京办,16区县主管区、县长、及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蔬菜生产基地企业代表等100多人参加。

  常务副市长吉林在会上提出,对10种蔬菜流通新模式要进行认真研究、调研,从公益性的角度,统筹安排蔬菜零售网络建设”。各区县应围绕公益性功能的实现,系统研究解决蔬菜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菜篮子责任制。

  吉林说,各区县对本区县菜篮子工作进行梳理,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借鉴成功经验,真正落实好“菜篮子”工程属地责任,把蔬菜供应这一重要民生工作作为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真正让百姓感到满意。(记者 廖爱玲)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