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移植后要养护好难度非常大。
南京市政府回应“法桐让路”之争
承诺将进一步优化地铁三号线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和其他大树
南京地铁三号线“移植法桐”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连日来,大家纷纷就法桐移植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许多热心市民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而这也引起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昨日,南京市政府正面回应市民的“护绿”心声,感谢市民与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监督,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桐。
四大回应
1 为何要移?
地质条件不佳必须明挖施工
由于地铁3号线穿越主城而过,沿线两侧都是绿化密集区域。地铁施工和绿化保护是个难解的矛盾。南京市政府在回应中指出,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平衡好地铁建设与绿化保护的关系,尽量少移植或不移植大树,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踏勘,从车站站点选址到车站建筑规模均进行了设计方案优化。但地铁施工和行道树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
为什么地铁一动工,法桐就要搬家?地铁不是在地下穿行吗,为何偏要破土动工先挪树?这是不少市民和网友质疑的焦点。对此,南京地铁建设指挥部方面相关负责人强调,这次移树,并非地铁3号线沿线“全面开花”,而是在地铁车站施工的位置移树,这也是一个无奈之处。
该负责人解释道,由于地铁三号线的沿线交通走廊道路容量有限,道路含人行道宽度仅20~23米,而车站标准宽度就已经达到了22~24米,因此车站基坑占用了整个路幅宽度,行道树处于基坑范围内。同时,地铁三号线建设遭遇的地质难题,由于沿线地层主要以古河道河床为主,包含淤泥质粉土、粉细砂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因此,主城地铁车站均采用明挖的施工方法,地铁车站施工必须移植现状树木。
2 如何优化?
主城站点出站口将因大树“瘦身”
针对市民高度关注的大行宫站点的法桐移植问题,南京市政府表示,大行宫等站点已实施行道树移植,这些树木的移植事先都是征得市区两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并委托园林专业单位实施迁移。
地铁3号线在规划设计的时候能不能为大树让路?也有市民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南京市政府在回应时指出,南京市地铁指挥部高度重视地铁施工期间的树木保护,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多方案研究,重点车站在选址上更是研究出几套方案进行比选论证后确定,平衡好“保大树、保交通”的关系。
此外,南京市地铁指挥部打破设计常规,压缩车站站台宽度,减少出入口数量和尺寸等措施,将地铁施工对绿化的影响降到最低。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少移树,相比于一号线和二号线的出站口,地铁三号线的站点就会小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改动其实是个两难选择,小出站口将面临地铁大人流的压力。
3 怎么少移?
最终移树数量还要做减法
对于媒体的报道和市民的热烈讨论,南京市政府表示,感谢市民和媒体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地铁指挥部和市城管局将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地铁车站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满足地铁施工最低要求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少移植树木,并采取一切措施做好行道树的保护和施工后的绿化恢复工作。
记者了解到,根据此前的统计,南京地铁三号线主城共13站,目前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这两处迟迟未定方案的站点外,其余11个站点移走树木600多株,除了大众所熟知的法桐之外,还有香樟、臭椿、栾树等多个品种的行道树面临搬迁。南京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是想尽办法尽可能少移树了。
记者了解到,此前南京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南京市城管局、地铁设计单位在市政府的召集下,曾多次开会多轮讨论站点施工方案的优化,重点就是尽量少移树。而根据南京市政府的最新要求,车站设计还要进一步优化,所以最终会移多少树,目前尚是一个未知数,但总体原则肯定是只减不增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