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救助小悦悦的拾荒阿婆不堪骚扰已回老家

  据羊城晚报报道,13日至18日六天时间,陈贤妹处于“莫须有”的道德讨论漩涡之中,无法抽离。她尝试一次次地重复自己的心声———总要有人去帮助,但声音最终越来越微弱。

  18日,陈贤妹的儿子阿兵在电话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陈贤妹在遭到媒体的“狂轰滥炸”后,觉得身体很不舒服,还特别去看了医生,他正将母亲送回清远阳山老家。

  陈贤妹的心情,也许可以用她女儿对记者们喊出的一句话描绘:“别再来骚扰我们了!”在一次意外的救人之后,在陈贤妹心中翻腾的最真实情感,我们猜不透。但从陈贤妹的回乡,我们可以知道,她最想要回的,是这几天失去最多的安宁生活。

她得到了很多赞扬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对于陈贤妹的好评也是如潮而至。网友“陈美桃”评论说:“一场车祸,看到人性的善良和丑恶,形成强烈的对比。阿姨老了,满脸皱纹,但心美……善良的心美比一切都重要……”

  最直接的,是陈贤妹周边居民对她的刮目相看。陈先生平日总见到陈贤妹在街边与孙子玩耍,但没有什么言语往来,这几天,他遇见陈贤妹时也会颔首,“其实没什么,只是想表达一下对她的敬意。”

她遭到了一些质疑

  近日,有媒体报道陈贤妹救人之后有眼红的人爆出质疑之声,怀疑陈贤妹的举动不过是为了炒作自己。社会舆论对这样的报道感到震惊,周边居民朱姨气愤地对记者说道,陈贤妹一把年纪,出名能“图个啥”?

  面对质疑,陈贤妹的儿子很是愤怒。阿兵告诉记者,他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中有一半交给母亲。母亲绝不会为了金钱或者出名而去救人。“她连报纸都不会读,出名了会给她带来什么影响呢?”

  但事实是,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评论员司马春秋表示,发出质疑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并不值得评价。“毕竟言论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她失去了更多安宁

  之前,陈贤妹每天6、7点钟起床,忙活完一家人的早餐,然后带着孙子上班。接着去给店铺员工买菜煮饭。下午她休息一下,5点钟将孙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日复一日的生活很是简单。

  如今,陈贤妹每天应付数不清的媒体、热心人,就连她的邻居看着都觉得烦了。儿子阿兵说,房东对记者采访很是不满,“如果我带你去我们家,搞不好他要赶我们出来的。”

  18日晚,阿兵与陈贤妹已经踏上了回老家阳山的归途……

  陈贤妹的电话随之关机,众多的记者终于找不到她了。在看过大城市的喧嚣与躁动之后,这个淳朴的农村人,踏上了回家路。在那里,有一直不愿到城市生活的丈夫和简单的田园生活。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