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甘肃天定高速公路耗时4年耗资87亿80天就返工


▲一辆汽车从出现路基沉降的路面旁驶过

N央视 新华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甘肃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一条耗时四年、耗资87亿的国家级高速路,全线竣工才80天,竟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害,要全面返工。这条被称为“畅通甘肃东大门的发展之路、希望之路”,如今因质量问题饱受质疑,被当地居民称为“豆腐渣工程”。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如同“翻浆的乡村公路”

  从兰州出发,经定西进入天定高速,记者首先遭遇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坑槽,大的如脸盆,小的如盘子,常常接连出现几个坑,高速行驶的车辆很难避开,危机四伏。驱车继续前行不远,记者又遇到一处处塌陷病害。其中一段路中央,立了一块大大的警示牌:“前方路基沉降,限速20km”。负责维修这一段路的施工队长卯杜儿说,他负责的这30公里路段沉降问题较多,已处理了6处。“我们7月初开始前来修路,至今已修了2个多月。”

  天水市关子镇至天水市出口路段,是过往司机、民众反映路面破损最严重的路段。记者看到,这一段路正在大修,工人们一段一段将路面彻底铲除,重铺沥青。

  经常往来于天水市区至关子镇的司机李成江说:“这段路通车不久就出现问题,先是有很多坑,然后逐渐扩大,继而路面开裂,有的拱起,有的下沉,破损得如同翻浆的乡村道路,哪里有高速公路的样子?”

  记者在权威网站上查询到,这条高速公路全线竣工时间居然为2011年5月31日。短短三个月的时间,5月底全线竣工通车时的平坦宽阔,在8月中旬就被凹凸起伏所替代,前后80天的时间,看到的景象却截然不同。

施工不达标 监理不到位

  据主管这条高速公路的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介绍,目前,1公里高速造价平均约为1亿元,天定高速因四年前招标、开工,造价较低,平均为3700万元/公里。

  甘肃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博士李晓民在分析采集的沥青样本后,表示现在出现问题的就是路面的面层,面层表现的就是我们早期水损害。水损害,通俗地说就是雨水浸透了路面结构层,导致表面一层被破坏。程度轻的会让沥青层脱落,程度严重时会形成大小不等的坑槽。“我们认为细料太多了,沥青混合料是由粗细混合料组成的,那么细料多了以后,它沥青表面的那个膜就变薄了。”

  防水工艺不到位,再加上不按规定要求用料,这两点直接造成了沥青层的损坏。

  南方雨水大,高速路也多,却很少出现过通车三个月就被雨水浸泡出问题的情况。可这条西北的新高速却招架不住雨水,通车不久就要大修,这也不难看出管理存在漏洞。谈应鹏认为,监理单位,甚至包括业主、建设单位,监督上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

  据悉,7、8、9月,是铺沥青最好的时段,可这条高速路却是在冬天铺的沥青,赶工期或许又是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