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哈尔滨市的餐厨垃圾和废油脂九成去向成谜

N新华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地沟油”问题持续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不安,餐厨垃圾通过“黑作坊”加工回流餐桌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在哈尔滨采访发现,当地正规废油脂处理企业因抢不过“黑作坊”面临原料困境,处于半停工状态,这个市至少九成餐厨垃圾及废油脂去向不明令人担忧。

正规处理企业“吃不饱”

  作为哈尔滨市环保局发布的两家符合规定的废油脂处理单位之一,哈尔滨工业废物交换中心管理厂长路绪春介绍说,由于原料不足,一年多以来生产线运转时间加起来只有4个月,加上冬天因寒冷不能开工的2个月,车间有半年时间处于停产状态。工厂年处理废油脂能力近700吨,但一年多只回收原材料150多吨。目前,与中心签订废油脂处理协议的餐饮单位和食品加工企业只有70多家。

  另外一家正规废油脂处理单位——哈尔滨金泉环保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面临同样的困境。因为原料不足,工人要将从下水管道和餐馆隔油池掏来的废油脂存在桶内,等攒够了量再开工。

  据悉,哈尔滨市餐饮单位超过7000家,日产餐厨垃圾和废油脂500多吨。与正规废油脂处理单位签订协议的餐饮单位不到十分之一,其餐厨垃圾及废油脂去向令人担忧。

出价低抢不过“黑作坊”

  2010年3月起实施的《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规定,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与符合规定的废油脂处理单位签订废油脂回收处理协议,将废油脂交由废油脂处理单位回收处理。

  记者了解到,正规企业回收多次使用过的废油脂一般按每公斤1元左右的价格购买,对于下水管道的“地沟油”、隔油池和油水分离器中的废油脂一般免费清理、回收。而“黑作坊”每年支付给餐饮单位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的费用,来获取餐厨垃圾和废油脂的回收权,购买多次使用过的废油时价钱更高,正规企业在与其竞争中不占优势。

  《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规定,对未与废油脂处理单位签订协议、未将废油脂交由正规单位回收的情况将作出处罚,但并未见到有餐饮单位受到处罚。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