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 健康生活小常识 > 正文

气压低 易胸闷 可适当健脾利湿

核心提示: 一会儿雾气弥漫,阴雨不断,一会儿热得浑身是汗,接着气温又骤降到冬季,于是人们的衣服也是不断地进行春冬转换。上一周,不少市民都出现了健康问题。

N本报记者 陈骏

  一会儿雾气弥漫,阴雨不断,一会儿热得浑身是汗,接着气温又骤降到冬季,于是人们的衣服也是不断地进行春冬转换。上一周,不少市民都出现了健康问题。专家提醒市民,气温变化时,要注意增减衣物,还要保持个人物品的干燥,提防潮湿季节的疾病。如果感到胸闷,可适当健脾利湿。此外,遇到大雾天气,尽量晚出门,如果一定要早出门,可以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全身湿疹的病源在脚上
2011年3月19日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


  魏先生最近全身瘙痒,用了不少皮炎、湿疹的软膏都没有好,结果来到医院一查,问题不是出在身上,而是出在脚上。原来,魏先生有脚气,但因为脚气不是炎症反应型,而是角化脱屑型,所以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医生提醒:最近天气潮湿,一些脚气病开始复发。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皮肤癣菌常通过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传染。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角化型是指好发于足跟、足缘部。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肤干燥、角质粗厚、脱屑,易发生皲裂。水疱型好发于足缘、足底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痒,易继发感染。脚气也会引起癣菌疹即身上的湿疹。

  因此,日常生活注意:穿通风、透气的棉质袜,每天更换清洗;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最好要有两双鞋换穿,保证鞋子的干燥,必要时需烘干鞋子;不与他人共穿鞋及袜子。脚气患者不仅要积极用药物治疗,平时更要注意清洁鞋袜,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祛除潮气。治疗勿自动停药,通常应在自觉好了后,继续用药数周。

哮喘、慢阻肺患者复发
2011年3月21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这几天大雾天,老李的哮喘又发了。医生称,他的哮喘跟大雾天气有关。

  医生提醒:大雾天气气压较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增大,对呼吸道的刺激也比平时要强;加之大雾天气湿度较大,不利于气体交换,吸入的氧气量比平时要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由于老年人呼吸道黏膜逐渐萎缩,分泌机能下降,内脏器官功能衰退,使呼吸机能减弱,体内吸入和排除的气体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废气的排除和新鲜空气的吸入。此外,老年人全身免疫力降低,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何预防呢?如果平时就有慢性呼吸衰竭,最好进行家庭氧疗。此外,家中进行必要的除湿。晨练不宜过早,如遇雾天最好不要晨练。平时也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进行锻炼,此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相对较低;其次,戒烟很重要,因为香烟所含焦油和烟碱会抑制气道纤毛的活动,削弱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胸闷、春困
适当健脾利湿
2011年3月22日 泉州市中医院


  “胸闷,感觉成天都想睡觉。”李女士这两天特别难受,便想到医院开点中药调理一下。可到医院一看,竟碰到几个跟自己症状差不多的患者。
医生提醒:这几天,特别是雾天气压低,空气湿度大,如果出门运动或长期处在浓雾中,会影响皮肤的散热,还容易将雾核颗粒吸入体内,时间越长就越会感觉头晕、胸闷。

  此外,寒冷多雾,气压较低,易出现缺氧、缺血,引起冠状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这样的慢性病人由于免疫力下降,也往往会罹患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又加重了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病人要加强自我监察,注意身体反应,患病人群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少药量。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情绪因素也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和加重的重要原因,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能缓解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太早出门。

  而对于胸闷、春困这种亚健康状态,中医调理上可以运用健脾利湿的药物,食物上可多吃薏仁、瓜果类、胡萝卜、龙骨等。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