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哪来的?”很多人小时候得到的答案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如今,“捡来的”一代升级为父母,面对问出同样问题的孩子,他们可不想再用自己小时候得到的答案糊弄过去。可是,家长们不再“谈性色变”,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懂得怎么和孩子恰当地谈论“性”这个话题。关于儿童性教育,家长还有很多观念上的误区,比如:“告诉孩子他是怎么出生的很肮脏”、“性是本能,根本用不着教育”、“只要不让孩子接触关于性的信息,孩子就能保持纯洁”等等。
10月22日、23日,著名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来到福州,给家长们带来了一场针对6~12岁儿童的性教育讲座,并且现身说法,给20多名6~7岁的孩子上了一堂性教育课。
【讲座】
22日上午,胡萍的性教育讲座在福州温泉小学举行,胡萍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父母们答疑解惑。
“我从哪里来的?”家长千万别撒谎
案例1:
对于自己哪来的这个问题,小学一年级某班的孩子给了许多天马行空的回答。有的说自己是妈妈从河里捡来的;有的说她是爸爸从商店的货柜上挑来的;还有的说他就是街上跑的小汽车排出来的尾气;甚至也有孩子说自己是从荷叶里开出来的。
胡萍解答:
这些回答往往都是父母向孩子撒谎的结果,但是谎言就要一次次地圆,总有一天会露馅。所以千万别和孩子撒谎,以为这会让他们认为撒谎是理所应当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正面地告诉孩子他/她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但孩子接着问下去怎么办?孩子问到什么地步,家长应该把握好尺度,对太小的孩子不要说细节。
回答中,还可以用“生命通道”来代替“阴道”,这样一来家长不会难堪,二来会把生命的意义升华,让孩子对生命产生神圣感。
除了传递性知识还要传递性价值观
案例2:
“我们都上一家同性恋网站,而且我们都是这家网站的会员。”这样的话竟然出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怎么知道这个网站的?太容易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电脑高手,他们甚至闭着眼睛就能写出其他色情网站的网址。而且这些孩子不是个例,一群小孩会因为浏览同一家色情网站而成立“社团”。
胡萍解答:
很多家长还有认识误区,觉得只要让孩子避免接触关于性的信息,他/她就能一直保持纯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性知识无论正确错误都已经无孔不入,有可能是家长存放在家中电脑里的视频,也有可能是街上遍地的性用品店,甚至孩子在学校也有可能和同学交流话题。如果孩子没办法获得正常的性信息渠道,他们只能寻找其他性信息来源。
而比起性知识,家长更要传递符合社会主流的性价值观,因为孩子太容易获得其他性知识却没有人去教他/她怎么看待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