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最是书香能致远,勤读不辍方成才!从过去无数先哲到今天各行各业的大师,无不证明读书的意义。暑假,为了让全市师生克服浮躁,以宁静的心态享受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终身习惯,泉州市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第四届校长读书班开班、学生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电子报征集、“红色经典电影展”观后感征文活动、“好书推荐”网上书展等。
校长读书班
四年1500人次参与
自2008年起,校长读书班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泉州市教育局人事科俞科长介绍,每一年,在暑期集中的时间段,全市近400名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集中到一个地方潜心读书,几乎是“一个也不能少”。今年的校长读书班在永春师范举办,来自全市370多位名校长(园长)聚集于此。
记者了解到,每一年校长读书班的开班内容都是围绕听专家做相关专业报告和阅读教育名著并就教育有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校长们阅读的不乏经典教育名著,像《教育新理念》、《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还有周国平的《论教育》、钱理群的《做教师真难,真好》和唐盛昌的《终身的准备与超越》等。
“通过这样一种读书活动,促使校长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研究,交流经验、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郑华强科长说,教书的人要先读书,担任“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群体包括校长,而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是爱读书、会读书的人。
征文+电子报
学生读书“花样”多
暑假期间,除了校长读书班外,泉州市教育局还面向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了解到,暑期一开始,泉州德育网就向全市学生推荐了《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泉州》、《地心游记》、《青少年科普故事》等六本青春励志类、科普知识类的优秀图书,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书目,认真阅读,写一篇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还有用电脑设计读书电子报,紧扣“读书、快乐、成长”主题,设读书笔记、好书推介、阅读心得、科普知识等栏目。
除了图书外,市教育局还运用优秀的红色经典影片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泉州德育网,有20部经典爱国主义影片向学生开放,如《狼牙山五壮士》、《地雷战》、《地道战》等,学生可自由点播观看。
好书推荐,泉州市教育局与泉州书城、泉州市新华书店、泉州一凡书城合作,向学生推荐一些符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目。
多读书
让人终身受益
郑华强科长表示,暑假期间,让学生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读一本好书的过程中,孩子无异于跟一颗伟大心灵交流;而将时间与精力过分投入到网络游戏、网吧等无意义的消耗中,对个长的成长有百害无一益。
阅读中外文化经典,学生能接触到各个时代的丰富知识,其中蕴含着大量丰富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知识,能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知识传播和道德熏陶作用。比如《论语》中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比如唐诗宋词中体现的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学生能与小说、故事中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碰撞、交流,引发他们思考人生根本问题,引导他们克服浮躁,学会独立思考,对身边的事物认识更科学、更客观。
“像《刘胡兰》、《黄继光》和电影《地雷战》、《地道战》等这些书和经典电影的时代背景虽然与现在迥异,但小说和电影中的主人公那种投身社会,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对我们现在的孩子仍然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郑华强表示,仅2011年寒假,泉州市中小学生参加德育网图书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华经典诵读、道德实践“五个一”、寒假读书征文、短信祝福等活动访问量就达到100000人次,投稿参与8000余份;今年暑假参加网上读书节、读书征文、读书电子报、红色经典观后感、网上书展的访问学生数目前就已达到60000人次,投稿量6000余份。(本网记者 黄晓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