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专题 > 正文

南安市梅山镇林坂村委会

2014年度6·5世界环境保护日倡议单位展示

───南安市梅山镇林坂村介绍

1

  林坂村在梅山镇政府驻地西部偏北5公里处(芸美大桥西畔),东至(晋江东溪)新兰水电至芸美桥下游,西至覆船山——金淘溪与东溪江合处,南与芸塘村相邻,北至芸(美)山(美)公路两沿至东垵交界处,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省道307线从芸美桥西畔穿越村中部至林板格分南北二线,南通金淘、北经码头至诗山汇合通永春、三明,每20分钟有泉(州)永(春)线来往班车通过境内、交通十分方便。林坂村因地处覆船山下,故名璞山(原名林板)。宋至清(公元960元1911年)林板属怀德乡民寿里十六都。民国年间隶属林坂乡林坂保,解放初曾与邻村瓯塘合村,后被改成璞山村(西靠覆船山雅称璞山)。1952年之后梅峰、芸塘、林坂合成一个乡,取首尾二字称“梅坂”乡。1958年与芸塘大队合为梅坂大队,1959年与芸塘拆开自立为璞山大队,1984年改为璞山村委会,2008年又恢复原名林坂村委会。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林坂林氏族谱载;林坂肇基祖谦达公,宋末元初时任漳州税监,不忍外族苛政而隐入南安林坂定居,以后繁衍林坂、大口、内柯、外柯(后二村属码头镇金中村)至今700余年,现海内外已传承12000多人。林坂村现有的村落有湖内、许厝、大口、德美、顶山、后厝、后新厝、牛路沟、竹围、土楼等自然村,现在全村600多户2300人口,均为林姓。林板,从字义解属山坡地,解放前这里70%属旱地,水田不足30%,每家每户都应备有戽桶,水车等提水农具,这里流行一句俗语:“林坂鬼,三日无雨着戽水。”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后,发动兴建水轮泵,解决了农业的自流灌溉,全部农田可以播种水稻,农业得到了丰收,林坂村的村貌才彻底改变。以前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人旅居海外谋生,尤以菲律宾、印尼、缅甸等国为最多。林坂村内旅居菲律宾的侨胞早年就在菲成立“林坂柯内林氏宗亲会”组织,对家乡林坂,村内公益及教育事业非常关心,多次捐巨资兴建林坂与村内的小学教学楼幼儿园、教师宿舍,以及小学大礼堂等教育设施,上世纪未又以时任“旅菲南安公会”第五届理事长林国端先生,与时任宗亲会理事长林赞复为首,捐巨重修林坂祖庭,修开基祖墓,续修族谱等工程,国端先生在2003年之后又斥百万巨资为林坂母校新建二座教学楼,为林坂安息堂添建一层楼及部分景点,他爱国爱乡之举动受到政府的表彰及家乡父老无限感激,2004年我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访菲期间,亲切接见了林国端先生并合影纪念。林坂村开发区于上世纪末,由旅菲林坂村内华侨向市政府申请开展筹建的,现已有几家公司来此投资建厂,初步形成了一个开发区的稚形。

  林坂村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村风村貌良好,于2003年被梅山镇镇政府授于“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06年2月被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宽裕型文明村”。2006年6月被中共南安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中共梅山镇委员会、梅山镇政府授予“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市级生态村。

  林坂村被确定为泉州市生态村后,村两委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以村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小组,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合力打造“生态宜居、休闲宜业、魅力宜游”的美丽乡村,对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认真开展创建工作。

  (一)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抓好规划设计,做好宣传引导。一是明确创建任务,完善组织机构,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目前重点建设项目,创建“政府引导,村组主导,企业参与,全民共建”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二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召开创建“美丽乡村”动员会、推进会和进度汇报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重视规划设计,提升创建品位。按照乡镇格局进行整体布局,进行逐步规划。

  (二)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环境整治提升。一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庄硬件水平。二是开展村庄整治,提升村庄环境水平,聘请专职保洁员,配置垃圾桶,做好村庄卫生洁化,同时进行村庄立面改建。三是开展各类活动,提升村庄软件水平,实施优美庭院创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三)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做好后勤保障。一是加强环境管理,改善农村环境,制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动员全民参与,加强宣传,让村民知晓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激发其主动参与,成立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定期检查,保证环境卫生质量,构建健康整洁、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三是加强资金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列出“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吸引社会实体建设农居房和各种体育文化设施。

  2014年,村两委将逐步完善祖厝后水泥路面工程,完善庄厝垅水库砌堤及灌溉工程,保护祖厝民情风俗资源,争取重新筹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并置办配套设施,完成生态森林公园地面租用工作,完成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征地扫尾工作,进行三旧改造,建设林坂村综合楼,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清洁家园力度,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679111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莲花大厦4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