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
吴国入闽设立建安郡,带来了一部分的吴越楚地汉语方言。
西晋
永嘉之祸期间,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带来了3世纪时中原语言。
唐高宗年间
唐高宗仪凤年间(约677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闽南漳州,带来了7世纪时中原语言。
唐僖宗年间
唐僖宗中和年间(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原语言。唐时的这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演变后成了所谓的“漳州腔”的基础。
明末清朝
明末清朝,学者对于当时闽南语进行系统整理,如清晋江黄谦著有《汇音妙悟》,清东苑谢秀岚归纳出汇集雅俗通十五音等。
至今
如今,闽南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东南亚(台湾、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区和国家,并形成几种次方言:泉州话、漳州话、厦门话、龙岩话、海陆丰话、台湾话、浙南闽语、峇峇(音,bā)话、槟城福建话、新加坡福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