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二届世界闽南文化节将在泉州举行。这是闽南文化的一大盛事。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包括开幕式文艺晚会、第二届世界泉州同乡恳亲大会暨泉州市海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揭牌仪式、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等13个项目。
温陵十二钗之第二钗:方筱武
温陵十二钗之第二钗:方筱武
我有一个江湖梦。
梦里,武学名家穿越时空齐聚华山论剑,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笈不藏不掖,新秀们武德修养不输怀中绝技,村道上小儿老妇均是好手,江湖风平浪静又不乏侠义之行。
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飞天入地的武侠梦,下个月的世界闽南文化节,筱武我将带着我的梦,与众侠来一番温陵论武:聊一聊完整保留传统武术的村落,谈一谈融入闽南百姓家的禅武意境,叙一叙有胸襟、有作为的武学大师们,议一议走进中小学的五祖拳传承……
你可知,成就了叶问、李小龙的咏春拳,其实就出自白鹤拳?你可知,日本的空手道,取于五祖拳的“空拳”,泉州人叫“空手拳”?
今天,筱武就先带着大家,到武学浓郁的温陵一带,闯一闯武林,见一见世面。
源于东晋,明时温陵豪杰辈出
温陵武风浓郁,1973年出土于南安丰州的一枚东晋铜质的“部曲将印”就是个极好的印证。部曲是一种半官半民的武装组织,人人带弓箭而事锄樵。
筱武听闻前辈谈起温陵武学江湖,粗略记得——
唐朝,少林拳自北传南,与南拳相结合,形成别具特色的南少林拳;北宋末年,太祖拳传入泉州;北宋,曾公亮编撰《武经总要》;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写下中国第一部武术专著《剑经》和《续武经总要》;清康熙年间,方七娘创下永春白鹤拳,继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之后,广泛流传闽南一带,最终五拳统于一门,就是大家熟知的五祖拳。
当时温陵,文武双全的俞大猷,开宗创派的方七娘等,均是豪杰。
俞前辈回传少林武术这事,如今嵩山少林寺内的“新建十方禅院碑”是其历史见证。嘉靖年间,俞大猷行军经过河南嵩山少林寺,发现僧人演练的少林棍法真诀全失,应住持要求,他带两名僧人随军学习。三年后,两僧尽得俞前辈棍术真传,艺成回嵩山少林寺。
女侠方七娘,明末清初,创立白鹤拳。据永春白鹤拳潘世讽一支的传人,今年68岁的苏瀛汉介绍,清朝农民起义失败后,不少永春人南逃,白鹤拳与之南传。清后期,很多泉州人出洋发展,亦有拳师到国外开馆授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