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媛出访所用国产服装品牌——“例外”走红。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包括“例外”、“无用”在内的高端设计师或定制服装品牌成为公共搜索热词。知情人士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例外”品牌的创始人毛继鸿已打算“消失”一段时间,因为,太多人在找他。
“例外”这个简单独特的名字和她的反转体英文“EXCEPTION”曾引起几乎所有和她初次相识的人的好奇。而对于这个英文LOGO设计意念的解释------例外就是反的,也正是例外设计风格的写照:“EXCEPTION”是不跟风的,她总是游离于大众潮流之外,却又在不断的创造着新的潮流;“EXCEPTION”在不断打破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将梦想转化为现实。
作为联结政经界和时尚界的纽带,“例外们”的走红并不例外,因为其代表的是一整个业已蓬勃的高端服装产业。而在欧美奢侈品牌“侵食”中国市场蛋糕之时,这些深藏闺中的“DesignedbyChina”(中国设计)品牌亦划出了一抹自主品牌的亮色。
“例外”方面称,这个由毛继鸿和马可于1996年创立的品牌是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后者则于2006年创立了“无用”。
“例外”一名前设计师对本报记者说,这个本土品牌不乏贵宾级别的老客户。业内人士称,这类设计师品牌和高端定制品牌,通过工作室和会所模式,为固定的群体服务。
对大众消费者而言,这些本土定制品牌稍显陌生,但对设计师群体和精英层而言,却是如数家珍。事实上,在高层力推简朴新风、倡导国货的背景下,自主服装品牌开始踩足油门发展,一如有望开进越来越多中央部委大院的红旗轿车。
毛继鸿2007年曾受国家发改委邀请,出席中国服装自主品牌CEO上海讲坛并担任主讲嘉宾。而自主品牌大规模结缘外交活动则始于2001年,当年在上海举办的AEPC峰会上,与会领导人身着唐装引来全球媒体的关注。
名模马艳丽创立的高级时装定制品牌Maryma也称,深受国际一线明星、中东王室、国际政治领袖等世界高端客户的推崇。据媒体报道,博鳌2011亚洲经济论坛期间,马艳丽受邀为25位亚洲青年领袖圆桌会议成员配装。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的新一代高端阶层愈发成熟,趋于内敛,“NoLogo”(无品牌标签)渐成风尚。从这一层级消费领域的需求变化看,市场蛋糕长期由国际服装定制品牌和本土设计师品牌分享,后者正在争夺更大的话语权。
毛继鸿曾表示,与西方“加法的奢侈”不同,“无用”是属于东方的“减法的奢侈”,反对Logo化与过度物质化。
行业人士称,由于这些本土品牌在定价上低于国际一线大牌,加上设计上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粉丝忠诚度都较高,其中就包括“无用”的马可和另一个品牌“素然”的设计师王一杨。
这两个品牌占据了一二线城市的地标消费场所,如杭州大厦的A座,“例外”还进驻了上海的中信泰富以及其大本营广州的太古汇。
图集推荐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